近日 ,连续全球领先的场份IT市场研究和咨询公司IDC发布了《中国公有云云工作负载安全市场份额 ,2023:伴云生长,额第深度融合》报告,阿里安全阿里云(云安全中心)以34.2%的中心再获优势稳居市场份额第一 ,这也是佳绩阿里云(云安全中心)连续三年位居该市场份额第一 ,在以公有云为核心的连续跨环境部署状态下,占据CWPP市场的场份绝对领导者。
阿里云云安全中心通过跟阿里云产品的额第架构整合、功能整合和方案整合,阿里安全向用户提供更加全面的免费模板中心再获云原生安全防护方案 ,持续提升公有云、佳绩混合云和跨云平台的连续统一防护方案效果,以34.2%的场份占有率排名第一 。 AI和大模型的额第火热 ,给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今年,阿里云云安全中心全面升级2.0版本 ,升级为原生一体化的防护管理平台 ,为客户提供持续监测 、深度防御、建站模板全面分析 、快速响应等多种能力,保护多云环境下的主机 、容器、虚拟机等工作负载安全性,检测和修复云平台配置风险,让客户可以实现更高效的安全运营 。 GenAI+一体化改变安全运营的因子 随着IT环境的复杂性逐步提升,全球的安全事件持续增多 ,从去年开始对云基础设施的DDoS攻击上涨了180%,源码下载勒索软件相关事件增长了50%,大模型的发展也带来了诸多新型攻击方式,ChatGPT发布后,网络钓鱼攻击整体增加了1265%,全球因为网络犯罪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十万亿美元...... 然而 ,IT设施的复杂化、安全工具的碎片化和安全人员的短缺,给企业安全运营带来了巨大挑战。阿里云云安全中心积极拥抱AI与大模型技术,并利用云上架构优势,最大程度实现安全技术域一体化 ,高防服务器向客户提供高效、便捷 、易用的下一代安全运营中心。
阿里云云安全中心架构图 AI for Security:阿里云安全大模型在AI在安全领域应用落地的万千种可能中,阿里云采用了最接地气的一种 。 传统方式上 ,处理复杂安全事件时,对告警信息的调查、理解、分析和归纳总结,对人的「经验丰富」性依赖极强 ,香港云服务器一旦告警事件增多或处置不到位 ,应急响应时效将会大打折扣 ,埋下隐患。阿里云安全通过用积累的海量攻防实战数据来训练强大的基模 ,实现告警的细粒度解释。 当安全事件发生之后 ,云安全大模型以专家视角提供研判思路 ,针对告警提供思考方向 ,降低对运营人员的「经验依赖」 ,并支持层层深入对话,实现对告警的解释、源码库分析、溯源和处置,在近万次的测试对话过程中其连续性、可读性、正确性、针对性的整体满意度达95.8%。
据统计,目前每个企业平均部署了76款安全产品,安全产品的碎片化背后是分散的安全情报 ,而据统计,在应急响应中 ,一次完整的攻击路径还原需要关联分析至少10+的安全产品和工具 ,用户缺少统一的处置和分析工具,难以及时实现「止血」,给安全运营带去了巨大挑战。 阿里云云安全中心2.0持续向一体化战略演进 ,推出C-TDR(Cloud Threat Detection and Response)能力 ,实现事件的关联分析与自动化响应 。 产品接入 现已支持接入阿里云19类云产品 ,40+日志类型; 威胁检测 拥有大数据+AI+威胁情报加持的检测能力 ,能实现多源关联; 事件调查 通过跨账号 、多产品数据关联告警聚合分析,能够帮客户降低90%的安全告警量; 自动化响应处置 实现恶意实体(IP、文件、进程)的自动化识别与多产品联动处置;
此外,云安全中心还为客户提供自动编排与响应(SOAR)能力,提供12种基础编排组件 、15种多云安全处置组件 ,可覆盖用户自定义剧本需求的绝大多数场景。 安全服务?公有云也有的能力加持 在业内的观念中,安全服务似乎是私有云或专有云才有的标配,但阿里云在多年的安全建设中发现,在部署安全产品工具的基础上,结合服务才能发挥出最佳的防护效果,简而言之 ,「有」不等于「会用」更不等于「能用好」。针对国内安全运营人员短缺的现状,阿里云推出「产品+安全服务」的模式,基于多年安全最佳实践经验,为云上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安全技术咨询服务,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同时 ,提升安全防护力。 一键托管,全栈运营 提供从边界到内网 、从漏洞到策略、从配置到数据的安全运营服务 ,让云上用户能更专注于业务自身发展; 云原生带来的规模化 基于安全产品及服务的10W+用户基础与攻防情报数据,通过规模化 、体系化的运营模式,更高效的服务云上客户。会结合不同用户的防护要求及业务系统现状,不定期调整安全防护策略 ,把安全风险降至可控范围,实现动态调整 、动态防御、动态运营 、动态管理; 分钟级的应急响应 发生安全事件时,可快速帮助云上用户正确应对黑客入侵事件 、清理木马后门 、分析入侵原因,有效降低安全事件带来的损失; Agentless登场更全面的负载安全防护 伴随着Severless的逐步使用 ,原本以Agent为中心的「插桩模式」已经无法再适应所有的业务环境 ,阿里云将One-Agent集成方案和Agentless无代理部署模式「双剑合璧」 ,构建了全面的工作负载防护体系 ,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行选择。 One-Agent技术 实现对主机 、容器的统一管理和防护 ,提供自动化的操作系统漏洞检测和修复 ,并针对应用漏洞提供检测和基于RASP技术的安全加固 ,解决漏洞管理修复工作量大 、防护难的问题;基于250+威胁检测模型、多引擎检测和沙箱技术 ,实现恶意软件、Webshell快速检测和处置,并首创了勒索病毒三重防护方案,集勒索病毒文件检测和隔离 、诱饵捕获和进程阻断 、备份和修复于一体 ,即使数据被加密,也能通过备份恢复;提供容器镜像扫描 、容器运行时威胁检测和阻断能力,并通过容器防火墙实现集群的微隔离,能有效应对容器环境的横向攻击 、逃逸攻击;Agentless技术 无需在ECS上部署客户端,降低资源占用 ,即可实现对主机漏洞、基线和敏感文件检测;针对云产品配置风险 、身份和权限管理问题,可通过CSPM进行一键扫描和修复;通过API、云产品合作集成等方式实现无代理检测能力 ,对云OSS中存储的文件是否包含病毒问题,企业可发起自定义的检测;
经过多年发展,阿里云云安全中心已经成长为原生一体化安全防护管理平台,为客户提供持续监测、深度防御 、全面分析、快速响应等多种能力,可以保护多云环境下的主机 、容器、虚拟机等工作负载安全性,检测和修复云平台配置风险,同时满足监管合规要求,已为云上10W+用户提供云安全防护服务,落地互联网、游戏、金融等多个行业。
阿里云安全国际领先的云安全解决方案提供方,零信任SASE 、数据安全、流量安全等8大安全域百余项核心能力 ,助力百行百业在云上构建生于云架构,具备高度一体化 、智能化、自我进化特征的原生安全保护体系。 阿里云安全能力获权威机构认可:在2023年Forrester《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原生安全Wave™》报告中,阿里云荣升强劲表现者象限 ,容器安全等标准中获得最高分;在IDC《中国公有云网络安全即服务市场份额,2022》报告中,阿里云市场份额位居第一;在Gartner®发布的网络防火墙魔力象限《Magic Quadrant™ for Network Firewalls ,2022》中 ,阿里云连续2年进入“挑战者“象限 。 云原生安全技术的引领探索和实践者,通过安全能力与云紧耦合,实现双向技术的变革式突破,安全能效数倍提升 ,高弹高可用、稳定与协同;云服务内置天然免疫基因,与用户一起共同守护云上数字原生世界安全。 |
聊聊网络安全中的实现强身份验证Windows 恶意软件通过 PowerShell 向 Chrome 注入恶意扩展77%的高管将增加对零信任安全建设的支出最新移动恶意软件报告显示:移动设备欺诈呈上升趋势Gartner安全运营Hype Cycle发布,登顶的XDR未来在何方?美国五分之二消费者数据被泄露下载量超 200 万次,Google Play 中发现 35 个恶意 Android 应用能够绕过双因子验证的钓鱼即服务平台 EvilProxy 在暗网中出现印度公积金账户数据被黑客窃取 影响2.8亿人卡巴斯基调查:85% 的 Android 用户担心隐私问题企业服务器亿华云香港物理机源码库云服务器网站建设b2b信息平台